十年前的这个月,2013 年 8 月,我开始了在北京的生活,到 2019 年离开为止,在北京生活了将近六年。重新回到深圳后,到现在已有四年多,依然时常想念着北京以及在北京的日子,正如以前在〈啊!北京!〉中所写的,那六年可是我人生中最舒适的日子啊。

说起来,这篇文章搁在我的草稿箱里两年了,甚至原本比〈啊!北京!〉更早写好,大概是 2021 年 8 月,只是有些措辞一直修改不好,后来 9 月到北京出差、有感而发另外写了一篇,从原本这篇中挪了几句话过去。两年过去了,我想还是趁此机会,修改一下发出来吧。


每当我说国内我最喜欢的城市是北京时,大家都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。可能在互联网上,「黑」北京是一种政治正确——北京能有什么好啊?

首先在物理上,我太喜欢北京的气候了。大概我天生不喜欢潮湿、不喜欢黏糊糊的体感(如果有地狱,那在我面前一定是回南天的海鲜市场的场景),北方的干爽简直跟我一拍即合,而且北方的春天和秋天太美了,四季分明的秩序感也令人身心愉悦。(当然,体验过地中海气候之后,觉得东亚这带的气候整体都不太友好就是了。)

然而,我跟家里人或一些中老年亲戚讲述这个理由,他们似乎觉得这是一件无法理解或大逆不道的事情:你是广东人、你在海边长大,广东的气候和饮食一定更适合你的体质,我不要你觉得、我要我觉得。我不知道这是否能代表小城镇人的「狭隘」,但有对比就有突显,相比起来北京这些大城市的「包容」真的太宝贵了。

我对小城镇的不包容有着实实在在的 ptsd,而在大城市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、并且到过世界上其他地区旅行后,就更加「由奢入俭难」了。我并不是在贬低或嫌弃家乡小城,我当然也希望它可以更好,然而现实往往予我暴击:曾经在一个我妈和几位中年妇女聊天的场合,有一位在得知我完全不喝酒不抽烟后,惊讶道「身为男人竟然不抽烟喝酒?」,我觉得我才更应该惊讶——这年头了还能见识到这样的性别观,谢谢了。虽然这是极端的个例,但小城镇的守旧与不包容可见一斑,我无法判断这是人的问题还是环境的问题,或许这两者是互相成全的吧。

在新海诚的电影《天气之子》中,男主帆高不顾一切逃离家乡、来到大城市东京,即便在东京穷困落魄,也还是想在这里待下去。电影中并没有很明确交待男主为什么这么想去东京、想留在东京、非东京不可,可能是导演喜爱和熟悉东京、想表现东京,又或者是东京在日本人心里就是这么一个不需要解释的向往之地,但男主的心情,我想我是有共鸣的。我去过东京几次,虽然只是作为游客,但可以感受到这个大都市的包容和有序,在这里,各种不同的文化看起来相互独立,但又能旁若无人地很好并存。

日本作家吉井忍在《东京八平米》中写道:大城市的好处也很多,那就是它的多功能性和宽容性,它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人的生活方式、人生观以及精神上的自由度。完全把我的想法说出来了。

在国内,北京就是我心里的「东京」,我觉得它比其他几个一线城市都要包容(仅个人看法)。跟东京相似,北京也是各种文化并存又相互独立,没有一种特别主流的导向,本地人乐于接受新事物、有着一种见怪不怪的大气,外地人则无所谓融入或不融入,毕竟这里是首都,什么奇奇怪怪的人没有啊?北京很大,这种面积上的「大」可能是中小城市的人无法想象的,于是北京分成了很多区域,各区域功能不同、人群也不同,但并不隔绝,北京大得可以容下这形形色色的一切。

曾经读过另一本书《金拱向东:麦当劳在东亚》,书中以东亚的五个大城市北京、香港、台北、首尔、东京为例,探究麦当劳开拓东亚市场的初期。出乎意料的是,北京是最快、最容易接受麦当劳这种外来货的,比其他四个城市不知高到哪里去。北京人民有钱是个基础,同时他们也乐于接受与本土文化截然不同的西方餐饮文化,不禁觉得,首都人民气量就是大啊。相比之下,湛江就算处在广东、就算当年每天都被「境外媒体」TVB 的麦当劳广告熏陶,但真正开了店,很多人依然是「又贵又难吃」「洋垃圾」这种看法,直至今天这种看法也不少。

有同事问过我,为什么这么喜欢北京,我说因为北京很包容。同事也曾经在北京生活和工作过,她对「有人觉得北京包容」这件事表示难以置信,她的理由是:北京整天赶外地人,外地人想要在北京扎根生活下去非常困难,除了经济因素,还有中国特色的户籍政策这些。我才意识到,原来我考虑的层面一直很悬空,更侧重精神和文化,也就是吉井忍所写的「精神上的自由度」——而我们的共同点(或说局限性)是,都没有「家庭」「扎根」这些考虑,更像是一个「过客」选择「暂居」的舒适氛围。

同事所说的问题的确存在,反过来说也表明了正是北京包容了太多太多的人、人口太过密集,所以才往外「赶人」(当然,这种手段合理与否、有效与否另说)。前些年曾经有过一阵「逃离北上广」的风潮,于是又有「反逃离北上广」的逆风潮,后者说:「离开大城市,你们的家乡小城能容得下你们这些奇葩吗?」之前跟多年前在网上认识的友人雪舞约饭,她家在汕头、现在也在深圳工作,我问她会考虑再回汕头工作吗,然后我们相视且露出无奈的笑容——「你懂的」。

虽然以上几乎是捧一踩一,但有一说一,小城市相对来说的确消费更低、生活压力更小,比如我们湛江,近几年环境还可以吧,蓝天、白云、大海、绿树在市区里就随处可见,生活也算便利,通了高铁后去广州深圳也就几个小时的事儿。所以呢,还是看个人的需求和取舍,就当下的我来说,「精神上的自由度」是更加无法舍弃的那个。

噢对,气候也很重要啊,天知道我在深圳一年要吐槽这破天气多少万次,但天知道了也还是这样破。